27 | 114 | 1 |
![]() |
![]() |
![]() |
抗日战争初期,老舍与郭沫若在武汉相识,他们在共同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过程中,逐渐增多了交往。从此之后,两人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友谊。无论是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还是在建国后的和平年代中,这种友谊一直有增无减。他们除了个人工作上的联系、会场上的相遇、...
①原件现存郭沫若故居。②舒济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③《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即将出版。④沫翁:对郭沫若的尊称。以下信中“沫公”、“郭老”同此。⑤乡居:老舍在《乡居杂记》中曾经这样谈到他在乡下的生活情况:“每日早五时即起,作太极拳片刻。七时早餐,以鸡蛋代肉,佐以面疙疸菜叶汤,草草饱腹。饭后净拭几案,洗砚泡茶;约在八时,开始写作矣。尽十行纸四五张,在千字左右,停止工作;二年来,贫血症屡发,不敢多劳。午饭后,睡半小时;醒来,读诗答信而已。晚餐后,缓缓行千步;归来,烧土蚊香驱蚊近窗,聚而歼之,引以为快。”(1942年7月7日重庆《大公报》)⑥《归去来兮》:老舍所创作的五幕话剧,载1942年6月10至29日重庆《新蜀报》副刊“蜀道”第733至745期。⑦《谁先到了重庆》:老舍所创作的四幕话剧,载1942年7月1日、9月1日《中国青年》第7卷第1期和第2、3期合刊。⑧一夏成四剧:该计划由于老舍患贫血病等原因,未能全部完成。⑨剧艺社:指中华剧艺社。1941年成立于重庆,主要负责人有应云卫、陈鲤庭、陈白尘等人,曾演出过郭沫若的代表剧作———五幕历史剧《屈原》。北碚,位于重庆市北,现为重庆市北碚区,抗战时为文化界人士集中居住之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北碚设有分会。组缃:即吴组缃(1908~1994),现代著名作家、学者和教育家。冶秋,即王冶秋(1909~1987),现代著名作家。抗战时期他们两人都流亡到重庆。长安:指当时国民政府的陪都重庆。此信写于1942年5月27日。郝景盛(1903~1955):现代著名生物学家、林业专家。建国后曾相继担任过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林业部总工程师等职。科学院:指中国科学院,一直由郭沫若兼任院长,所以郝景盛才委托老舍来向郭老说说调动工作的事情。《人民日报》社论:指1952年6月14日《人民日报》社论《把专门技术人才放到经济建设最需要的岗位上去》。此信写于1952年6月14日。端砚:中国四大名砚之首,有“天下第一砚”的美誉,石质优而雕琢美,因产于广东端州(今肇庆市)而得名。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云:“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蕉白:即蕉叶白,端砚石的一种。康熙: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1662~1722)。约写于50年代,具体年代待考。《诗歌漫谈》:1961年2月5日春节郭沫若作于海南岛崖县鹿回头,载《作品》1962年新1卷第3期,《文艺报》1962年第5、6期合刊转载。埽叶山房:清末成立的一个印书铺号,主要印行一些古典名著。劝君多采撷:见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立群:即于立群(1916~1979),郭沫若夫人,建国后曾相继担任过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等职。精于书法,有《于立群遗墨》传世。此信写于1962年5月9日。黄山之游:1964年8月初,老舍应安徽著名作家陈登科之邀,偕夫人胡青到黄山等地参观访问。黄山,位于今安徽省歙县、太平、休宁、黟县之间,因传说黄帝曾在此修身炼丹而得名,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1990年12月16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西郊农村小住:1964年10月中旬,老舍曾经到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人民公社门头村体验生活,住在39号村卫生院的一间小西屋里。此信写于1964年10月12日。附件四纸:老舍在上面抄写着游黄山期间所写的部分诗篇,其中半数以上过去从未公开发表过。黄山云:指黄山云海缥缈翻卷、波澜起伏的壮观景象。七十二峰:黄山有七十二峰,各具特色,故云。黄山奇:指众多名景集于黄山,有二湖、三瀑、二十四溪、七十二峰等景点。其中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堪称黄山“四绝”;湖、瀑、溪、潭,争奇斗妍。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有“登黄山天下无山”的赞语,郭沫若则有“深信黄山天下奇”的佳句。太华:即华山的主峰,古称“西岳”,位于今陕西省华阴县南,海拔2038米,以险绝闻名于天下,为全国重点风景区。丹砂:又名“辰砂”,俗名“朱砂”。黄山松:指黄山迎客松,在黄山南部玉屏楼东,文殊洞顶。枝干苍翠繁茂,姿态优美喜人,一条长长的树枝低垂在文殊洞口,恰似好客的主人伸手迎接八方的来客,故得名为“迎客松”。如今,迎客松已成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象征。光明顶:在黄山中部,海拔1840米,为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峰、天都峰和光明顶)中的第二高峰。始信峰,在黄山东部,海拔1668米。相传有一古人,对黄山之美持怀疑态度,到此实地考查后始信其真,故此得名。蓬莱:指黄山的景点之一———蓬莱三岛。游人过一线天后,再登数十级,回首再望时,可见三座参差不齐的石峰,峰上奇松参天,峰下白云袅袅,宛若蓬莱仙境,故称“蓬莱三岛”。文殊院、玉屏楼:文殊院原建筑位于天都峰和莲花峰之间,民谣有“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之称。1952年文殊院毁于大火,1955年在原文殊院旧址上建成了一座宾馆,名玉屏楼。为黄山的绝妙处。天都:指天都峰,在黄山东南部,海拔1810米,为黄山三大主峰中的最险要者。有古诗赞曰:“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莲花:指莲花峰,在黄山中部,海拔1860米,为黄山三大主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K825.6
引用信息:
[1]张桂兴.最新发现:老舍致郭沫若夫妇的八封信[J].东岳论丛,1998(06).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