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 249 | 0 |
阅读 |
下载 |
被引 |
虽然传是对经的解读,但是《周易》经传之间相隔数百年,体例亦有别,思想观念自然不能等同。传对经既有本义的诠释,更有思想的阐发,体现了不同时代思想观念的差异与变迁。同是对《易经》的解读,马王堆帛书《易传》与今本《易传》之间也呈现出时代差异。以对《坤》卦卦辞的解读为例,今帛本《易传》均有“坤德”“坤为文”的思想,但是帛本《易传》基于此还有“坤之至德”以及“文德”的思想,为今本《易传》所无。因此,合理的易学和经学解释方法,既要依传解经,又要经传分观。从思想观念发展看,后者尤为重要。
Abstract:①(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1)②③④(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第31-32页,第389页,第399页。
(2)裘锡圭主编:《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三),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99-100页。
(3)裘锡圭主编:《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三),第103页。
(4)(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第30页。
(5)连劭名:《帛书〈周易〉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54页。
(6)刘彬:《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00页。
(7)(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70页。
(8)⑦裘锡圭主编:《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三),第103页,第150页。
(9)连劭名:《帛书〈周易〉疏证》,第369页。
(10)⑤⑥刘彬:《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01页,第201页,第185页。
(11)(清)李道平著,潘雨廷点校:《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70页。
(12)(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第29页。
(13)(清)李光地纂,刘大钧整理:《康熙御纂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2014年版,第33-34页。
(14)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82页。
(15)②⑦(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第31页,第36页,第29页。
(16)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21页。
(17)(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08页。
(18)裘锡圭主编:《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三),第103页。
(19)刘彬:《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02页。
(20)(清)李光地纂,刘大钧整理:《康熙御纂周易折中》,第34页。
(21)裘锡圭主编:《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三),第103-104页。
(22)梁韦弦:《关于帛书〈易之义〉解说坤卦卦爻辞之文义的辨正》,《周易研究》,2005年第3期。
(23)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85页。
(24)⑤⑥刘彬:《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第203页,第204-205页,第204-205页。
基本信息:
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24.10.006
中图分类号:B221
引用信息:
[1]陈仁仁,李纯如.经传关系视域下的今帛本《易传》对《坤》卦卦辞的解读[J].东岳论丛,2024,45(10):44-49.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24.10.006.
基金信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从帛今《易传》的比较看中国哲学若干核心观念的形成研究”(项目编号:18BZX061)
阅读
下载
被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