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 992 | 21 | 
 阅读 | 
                     下载 | 
                     被引 | 
                
中国电影产业化以来,无论从生产数量还是影片质量来看,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中国电影票房迈进百亿门槛和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进入了难得的黄金发展机遇期。中国电影的发展,承载着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重使命,特别是在文化软实力盛行的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表达更成为了中国树立世界形象的一张"文化名片"。在这样的语境下,中国电影内容的价值观表达,对于中国主流电影的未来发展来言,更增添了一份特殊的意义。
Abstract:[1]2009年11月16日,萨杜尔在中国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回顾展后如是说。
[2]《访<建党伟业>导演韩三平、黄建新:艺术跋涉中的心灵探寻》,载《光明日报》2011年6月24日。
[3]米切尔·J·沃尔夫:《娱乐经济》,黄光伟,邓盛华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
[4]H.A.梅内尔:《审美价值的本性》,刘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9页,第27页。
[5]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页。
[6]转引自王岳川:《强国崛起需要文化崛起》,《经济观察报》,2011年2月11日。
[7]胡惠林:《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转型》,《人民日报》,2010年9月21日。
[8]让·米歇尔·傅冬:《它山之石——欧洲电影如何建设多元的电影模式》,引见《反思与突围: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电影》,上海《文汇报》,2004年6月21日。
基本信息:
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2.02.009
中图分类号:J905
引用信息:
[1]饶曙光,陈清洋.主流价值观与文化多样性——中国主流电影的发展与思考[J].东岳论丛,2012,33(02):6-10.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2.02.009.
基金信息:
阅读
下载
被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