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journalinfonormal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4 05 v.45 54-65
宋代卤簿制度考论

Summary

Note: Please note that the following content is generated by AI. CNKI does not take any responsibility related to this content.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南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项目“宋代墓葬石作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01901002)
邮箱(Email):
DOI: 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24.05.007
31 371 0
阅读 下载 被引

工具集

引用本文 下载本文
PDF
引用导出 分享

    扫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将此内容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摘要:

宋代天子卤簿在传统的三等制度上增创黄麾仗卤簿,真宗时期改称小驾为鸾驾,形成大驾、法驾、鸾驾和黄麾仗四等天子卤簿制度。宋太祖时期将传统的“画衣卤簿”改革为“绣衣卤簿”,此后北宋君臣多次对卤簿仪礼进行修订和革新,形成系统的等级森严的天子降至群臣、命妇卤簿仪制。群臣卤簿仪礼分为一品卤簿、二品卤簿和三品卤簿,主要适用于群臣拜官职、朝会、婚葬等活动。其中,群臣葬日给赐“卤簿送葬”是宋代诏葬制度的重要内容,意在彰显国家褒崇、优待和眷顾去世臣僚的送终威仪和恤逝情怀。北宋中期以后的财政危机和南宋前期的财政匮乏,导致群臣葬日给赐“卤簿送葬”仪礼逐渐式微,以至于出现丧家辞避葬日给赐“卤簿送葬”的特殊现象。

Abstract:

KeyWords:
参考文献

①佟雪:《大驾卤簿图研究的回顾与重探》,《泰山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

②肖红兵:《宋代诏葬制度初探》,《社会科学辑刊》,2019年第5期。

③(宋)赵升:《朝野类要》卷1《五使》,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4页。

④(宋)王应麟:《玉海》卷80《车服·卤簿》,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545页。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2,仁宗天圣二年秋七月庚子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362页。

(1)代表成果如张仲立:《关于卤簿制度的几点研究——兼论周五路乘舆制度特点》,《文博》,1994年第6期;张爱麾,王炜民:《近三十年来卤簿制度研究综述》,《阴山学刊》,2013年第2期;佟雪:《大驾卤簿图研究的回顾与重探》,《泰山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

(2)刘可维:《汉晋葬仪中吉凶卤簿的形成与变迁》,《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四十五辑,2022年版,第26-43页。胡元超:《唐代命妇凶礼卤簿“鼓吹”使用制度补考——以唐代碑志为中心》,《文博》,2020年第4期。

(3)刘可维:《汉晋葬仪中吉凶卤簿的形成与变迁》,《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四十五辑,2022年版,第26页。

(4)佟雪:《大驾卤簿图研究的回顾与重探》,《泰山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

(5)肖红兵:《宋代诏葬制度初探》,《社会科学辑刊》,2019年第5期。

(6)(11)(汉)蔡邕:《独断》卷下,四部丛刊三编景明弘治本,第14页,第14页。

(7)⑧(宋)高承:《事物纪原》卷2《舆驾羽卫部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5页,第105页。

(8)(宋)王应麟:《玉海》卷80《车服·卤簿》,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538页。

(9)(宋)叶廷珪:《海录碎事》卷10上《帝王部·卤簿》,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37页。

(10)(汉)蔡邕:《独断》卷下,四部丛刊三编景明弘治本,第14页。

(11)(南北朝)范晔:《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第一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2页。

(12)(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563,明刻初印本,第6827页。

(13)(宋)欧阳修:《太常因革礼》卷27《总例二十七·卤簿上》,清广雅书局丛书本,第102页。

(14)③(元)脱脱等:《宋史》卷143《仪卫一》,第3365页,第3365-3366页。

(15)(宋)章如愚:《山堂考索》前集卷40《仪卫门》,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28页。

(16)(元)脱脱等:《宋史》卷123《凶礼二·上陵》,第2882页。

(17)⑩(12)(宋)王应麟:《玉海》卷80《车服·卤簿》,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545页,第1545页,第1545页。

(18)⑧(11)(元)脱脱等:《宋史》卷145《仪卫三》,第3399页,第4000页,第3399页。

(19)(宋)林駉:《源流至论》卷10《前集·卤簿》,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64页。

(20)(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太祖开宝四年十一月戊午条,第274页。

(21)(清)徐松辑,刘琳等校点:《宋会要辑稿》礼14之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744页。

(22)⑤(元)脱脱等:《宋史》卷145《仪卫三》,第3401页,第3407页。

(23)(宋)李昉:《文苑英华》卷540《好长鸣判·对》,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755页。

(24)(元)脱脱等:《宋史》卷132《乐七·乐章一·郊祀》,第3080页。

(25)(宋)王应麟:《玉海》卷80《车服·卤簿》,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550页。

(2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02,神宗元丰三年春正月丙子条,第7345页。

(27)⑨(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06,神宗元丰三年秋七月甲戌条,第7439页,第7441页。

(28)(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78,哲宗元祐七年冬十月丙子条,第11390页。

(29)(元)脱脱等:《宋史》卷23《钦宗》,第436页。

(30)(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8,绍兴十三年二月乙酉条,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800页。

(31)(元)脱脱等:《宋史》卷130《乐五》,第3029页。

(32)(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3《总论南巡后礼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2页。

(33)(宋)王应麟:《玉海》卷80《车服·卤簿》,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550页。

(34)(元)脱脱等:《宋史》卷30《高宗七》,第558页。

(35)⑧⑩(元)脱脱等:《宋史》卷145《仪卫三》,第3407页,第3408页,第3408页。

(36)(元)脱脱等:《宋史》卷132《乐七·乐章一·郊祀》,第3304、3305页。

(37)(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2《郊丘明堂之费》,第67页。

(38)(唐)杜佑:《通典》卷107《礼六十七·群官卤簿》,清武英殿刻本,第1133页。

(39)(五代)刘昫:《旧唐书》卷11《代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2页。

(40)(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60,明刻初印本,第691页。

(41)(宋)李昉:《文苑英华》卷901《赐太子太保伊公神道碑》,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4744页。

(42)⑥(宋)李昉:《文苑英华》卷909《骠骑大将军论公神道碑》,第4784页,第4786页。

(43)(宋)李昉:《文苑英华》卷918《东都留守顾公神道碑》,第4833页。

(44)(宋)李昉:《文苑英华》卷951《职官十三·华州刺史李公墓志铭》,第5002页。

(45)(宋)李昉:《文苑英华》卷907《右羽林将军王公神道碑》,第4774页。

(46)(宋)李昉:《文苑英华》卷896《工部尚书鲍防碑》,第4720页上。

(47)(宋)李昉:《文苑英华》卷945《职官七·自撰墓志》,第4974页上。

(48)(元)脱脱等:《宋史》卷163《职官三·兵部》,第3854页。

(49)(元)脱脱等:《宋史》卷165《职官五·鸿胪寺》,第3903页。

(50)(清)徐松辑,刘琳等校点:《宋会要辑稿》职官25之1,第3681页。

(51)(宋)郑居中:《政和五礼新仪》卷12《序例·王公以下车辂》,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5页。

(52)②③⑤(宋)郑居中:《政和五礼新仪》卷20《序例·卤簿》,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3页,第104页,第104页,第104页。

(53)(元)脱脱等:《宋史》卷147《仪卫五》,第3457、3458页。

(54)④(元)脱脱等:《宋史》卷124《凶礼三·诏葬》,第2909页,第2910页。

(55)(宋)郑居中:《政和五礼新仪》卷216《凶礼·葬》,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46页。

(56)(元)脱脱等:《宋史》卷147《仪卫五》,第3456页。

(57)⑥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71页,第604页。

(58)(唐)杜佑:《通典》卷107《礼六十七·群官卤簿》,清武英殿刻本,第1133页。

(59)(宋)杨亿:《武夷新集》卷11《大宋赠侍中追封夔王墓志铭》,明刻本,第111页。

(60)(清)方履篯:《金史萃编补正·宋·钱忠懿王神道碑》,《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第三编《两宋》第三册,第570页下。

(6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开宝六年十月癸巳条,第310页。

(62)(元)脱脱等:《宋史》卷245《宗室二》,第8698页。

(63)(宋)杨亿:《武夷新集》卷11《追封周王謚悼献墓志铭》,明刻本,第112页。

(64)(宋)王珪:《华阳集》卷54《赠保宁军节度使追封楚国公墓志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29页。

(65)(宋)王珪:《华阳集》卷54《赠中书令追封慱平郡王謚安恭墓志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33页。

(66)(宋)王珪:《华阳集》卷57《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追封相王谥孝定墓志銘》,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50页。

(67)(宋)范祖禹:《范太史集》卷46《定国军节度观察畱后追封东阳郡王墓志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33页。

(68)(民国)刘连青等纂:《(民国)巩县志》卷17《金石志二·宋杨国公主墓志铭》,《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第三编《两宋》第4册,第683页上。

(69)(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7,真宗咸平三年夏四月乙卯条,第1011页。

(70)(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8,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第55页。

(7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01,神宗元丰二年十一月辛卯条,第7322页。

(7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01,神宗元丰二年十二月己亥条,第7326页。

(73)(宋)郑獬:《郧溪集》卷21《郡主赵氏墓志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67页。

(74)(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贾母饰终》,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8、49页。

(75)(元)脱脱等:《宋史》卷250《王承衍传》,第8817页。

(76)(元)脱脱等:《宋史》卷124《凶礼三·诏葬》,第2911页。

(77)(元)脱脱等:《宋史》卷147《仪卫五》,第3456页。

(78)(宋)夏竦:《文庄集》卷29《故保平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驸马都尉赠中书令魏公墓志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98页。

(79)(元)脱脱等:《宋史》卷463《外戚上·刘美传》,第13548页。

(80)(元)脱脱等:《宋史》卷464《外戚中·向经传》,第13580页。

(81)(宋)杨亿:《武夷新集》卷10《赠中书令谥曰忠武李公墓志铭》,明刻本,第105页。

(82)(元)脱脱等:《宋史》卷256《赵普传》,第8939页。

(83)(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上卷1《赵中令公普神道碑》,宋刻元明递修本,第3页。

(84)罗振玉校录:《芒洛冢墓遗文三编·宋·符昭愿墓志铭》,《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第三编《两宋》第二册,第602页上。

(85)(宋)杨亿:《武夷新集》卷10《赠太尉中书令谥曰文靖李公墓志铭》,明刻本,第97页。

(86)(元)脱脱等:《宋史》卷281《毕士安传》,第9521页。

(87)(宋)杨亿:《武夷新集》卷11《赠太傅中书令谥曰文简毕公墓志铭》,明刻本,第110页。

(88)(清)王昶:《金史萃编·宋七·石保吉碑》,《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第三编《两宋》第三册,第143页上。

(89)(宋)余靖:《武溪集》卷19《上宋故狄令公墓铭并序》,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47页。

(90)(宋)夏竦:《文庄集》卷29《冀国公赠太师中书令謚文穆王公墓志铭并序》,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00页。

(9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9,神宗熙宁八年冬十月癸巳条,第6595页。

(92)(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上卷1《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宋刻元明递修本,第8页。

(93)(宋)宋庠:《元宪集》卷33《赠侍中曹公行状》,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第217页。

(94)(宋)祖无择:《龙学文集》卷15《赠太师谥曰文简向公神道碑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3页。

(95)(宋)范纯仁:《范忠宣公文集》卷15《司空康国韩公墓志》,元刻明修本,第131页。

(9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6,仁宗至和元年正月癸巳条,第4252页。

(97)(清)徐松辑,刘琳等校点:《宋会要辑稿》后妃3之29,第318页。

(98)(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3《释菩提流志传》,大正新修大藏经本,第19页。

(99)(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21《释无漏传》,大正新修大藏经本,第248页。

(100)(元)脱脱等:《宋史》卷147《仪卫五》,第3456页。

(101)(元)脱脱等:《宋史》卷124《凶礼三·诏葬》,第2911页。

(102)(元)脱脱等:《宋史》卷123《凶礼二·忌日》,第2889页。

(10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1,真宗景德二年十二月条,第1380页。

(10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9,仁宗皇祐二年九月条,第4061、4062页。

(10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7,仁宗嘉祐七年九月条,第4779、4780页。

(106)(宋)杨亿:《武夷新集》卷8《赐紫金鱼袋赠尚书吏部侍郎宋公神道碑铭》,明刻本,第77页。

(107)(清)徐松:《中兴礼书》卷297《凶礼六十二》,清蒋氏宝彜堂钞本,第1392页。

(108)(宋)刘攽:《彭城集》卷11《五言律诗·庆寿挽诗二首》,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第86页。

(109)(宋)刘敞:《公是集》卷22《镇潼观察留后赠侍中李君挽词》,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57页。

(110)(宋)吕祖谦:《宋文鉴》卷32《钦圣宪肃皇后哀册文》,四部丛刊景宋刊本,第279页。

基本信息:

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24.05.007

中图分类号:D691;K244

引用信息:

[1]肖红兵.宋代卤簿制度考论[J].东岳论丛,2024,45(05):54-65.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24.05.007.

基金信息:

河南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项目“宋代墓葬石作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01901002)

文档文件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