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11 12 v.32 56-62
王戎与魏晋玄学

Summary

Note: Please note that the following content is generated by AI. CNKI does not take any responsibility related to this content.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邮箱(Email):
DOI: 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1.12.015
32 1,543 9
阅读 下载 被引

工具集

引用本文 下载本文
PDF
引用导出 分享

    扫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将此内容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摘要:

王戎在魏晋之际文化性格的变异,反映了玄学思潮在这一时期放弃了正始、竹林时期士人探寻社会正义理想转而追求个人自由逍遥的变化。这一时代精神的变化,影响了未来西晋元康贵"无"派玄学的思想底色。王戎对西晋元康玄学的贡献,一是首次将儒、道思想要点概括为"名教"与"自然"两个范畴,并探讨两者异同,点明了魏晋玄学的学术主题;二是扶植了元康名士走上历史舞台,并成为两晋之际著名的玄学家族——琅琊王氏崛起的关键人物。该家族在玄风南渡后的特殊地位与影响,使王戎被东晋士族社会追忆为"竹林七贤"之一。

Abstract:

KeyWords:
参考文献

①②王晓毅:《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63~168页,第10页。

①《世说新语·赏誉》注引《晋后略》:“漠少以清识为名,与王夷甫友善,并好以人伦为意,故世人许以才智之名。”

①据万斯同《晋将相大臣年表》和《晋方镇年表》,卫瓘任尚书令的时间是咸宁四年(278)——太康七年(286)之间;王戎任荆州刺史的时间是咸宁二年(276)~四年(278)。

②《晋书》卷四十《贾模传》:“是时贾后既豫朝政,欲委信亲党,拜模散骑常侍,二日擢为侍中。模乃尽心匡弼,推张华、裴頠同心辅政。数年之中,朝野宁静,模之力也。”

①《文选》卷四十六任彦升《王文宪集序》李善注引《汉晋春秋》。按:习凿齿《汉晋春秋》有误。《晋书》卷四十《贾谧》:“谧上议,请从泰始为断。于是事下三府,司徒王戎、司空张华、领军将军王衍、侍中乐广、黄门侍郎嵇绍、国子博士谢衡皆从谧议。”《晋书》卷四《惠帝纪》:“九月,以尚书右仆射王戎为司徒。”可见元康七年王衍任领军将军而非尚书令。万斯同之《晋将相大臣表》云:自元康七年起,王戎任司徒,王衍任领军将军,乐广任侍中。元康八年乐广任河南尹,元康九年王衍任尚书令。领军将军与侍中为军政要职,西晋玄学清谈领袖王衍此年出任该职,有助于推动清谈的发展。

②《晋书》卷三十五《裴頠传》:“頠深虑贾后乱政,与司空张华、侍中贾模议废之而立谢淑妃。华、模皆曰:‘帝自无废黜之意,若吾等专行之,上心不以为是。且诸王方刚,朋党异议,恐祸如发机,身死国危,无益社稷。’华曰:‘卿二人犹且见信,然勤为左右陈祸福之戒,冀无大悖。幸天下尚安,庶可优游卒岁。’此谋遂寝。”

①魏末竹林之游人数众多,并非七人。关于“竹林七贤”在东晋定格,以及王戎跻身其中的历史过程,详见拙作《“竹林七贤”考》,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基本信息:

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1.12.015

中图分类号:B235;K236.1

引用信息:

[1]王晓毅.王戎与魏晋玄学[J].东岳论丛,2011,32(12):56-62.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1.12.015.

基金信息:

文档文件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