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1 10 v.42 144-150+192
中国新发展格局下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结构性问题思考

Summary

Note: Please note that the following content is generated by AI. CNKI does not take any responsibility related to this content.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与策略研究”(批准号:18JZD029);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0年度学风建设资助计划项目(批准号:XFCC2020ZZ001-01)
邮箱(Email):
DOI: 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21.10.018
10 1,911 16
阅读 下载 被引

工具集

引用本文 下载本文
PDF
引用导出 分享

    扫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将此内容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摘要: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实践命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心和抓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可机械地重走西方国家现代化老路,为了确保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该深刻研判内外部环境、立足基本国情,走一条创新引领、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当前我国经济主要问题已从总量向结构转变,传统国际分工模式无法为下一阶段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强劲的动力,因此,必须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克服供需失衡、资源瓶颈、收入分配体系不合理、国内市场分割等结构性问题,实现基于国内大循环的生产要素及产品的高效流通,以推动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

Abstract:

Constructing a modern economic system is the major practical proposition for grasping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applying a new vision of development,building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It is the focus and key of current economic work. The modernized economy developing road of China cannot mechanically follow the old path of the West's moderniz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China across the middle-income trap,we should thoroughly observ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base ourselves on the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and take an innovation-led,green,sustainable,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ath. At present,the main problem of China's economy has changed from gross to structure. The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cannot provide a stable and powerful engine for the next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we must tap the potential of the domestic market to overcome supply and demand imbalances,resource bottlenecks,unreasonable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domestic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other structural problems,realize the efficient circulation of production factors and products based on the domestic cycle,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KeyWords: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0页。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10页。

(3)刘伟:《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发展、改革、开放的有机统一》,《经济研究》,2017年第11期。

(4)张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与路径初步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5)何立峰:《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宏观经济管理》,2018年第7期。

(6)洪银兴:《新时代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

(7)洪银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功能研究》,《求是学刊》,2019年第2期。

(8)高培勇,杜创,刘霞辉,袁富华,汤铎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个逻辑框架》,《经济研究》,2019年第4期。

(9)袁红英:《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范式、框架体系与实践方略》,《改革》,2021年第5期。

(10)徐奇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和构建》,《金融论坛》,2020年第9期。

(11)沈坤荣,赵倩:《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纵横》,2020年第10期。

(12)江小涓,孟丽君:《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管理世界》,2021年第1期。

(13)黄群慧:《“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刻内涵、时代背景与形成建议》,《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14)冯娟:《贸易保护与国内市场独占的历史与现实》,《经济学家》,2021年第4期。

(15)袁红英:《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范式、框架体系与实践方略》,《改革》,2021年第5期。

(16)罗荣渠:《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1986年第3期。

(1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页。

(18)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3期。

(19)林毅夫,张鹏飞:《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4期。

(20)腾讯网,https://new.qq.com/rain/a/20210709A0CVJL00,2021年7月9日。

(21)Jeffrey Sachs,胡永泰,杨小凯:《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3期。

(2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9页。

(23)任保平:《“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的重大理论问题》,《学术月刊》,2021年第2期。

(24)刘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内在逻辑》,《经济研究》,2018年第5期。

(25)国家统计局,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26)袁红英:《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范式、框架体系与实践方略》,《改革》,2021年第5期。

(27)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上海经济研究》,2020年第10期。

(28)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8年2月1日。

基本信息:

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21.10.018

中图分类号:F124

引用信息:

[1]张辉,房誉,唐琦.中国新发展格局下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结构性问题思考[J].东岳论丛,2021,42(10):144-150+192.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21.10.018.

基金信息: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与策略研究”(批准号:18JZD029);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0年度学风建设资助计划项目(批准号:XFCC2020ZZ001-01)

文档文件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