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 1,479 | 9 |
![]() |
![]() |
![]() |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是一个持续多年的过程。义和团有三大特点 :一是“义和团”的名称 ,二是“兴清灭洋”、“扶清灭洋”一类的口号 ,三是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的仪式与追求。根据这三个特点出现并泛化的情形 ,可把义和团起源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雏形期、正名期和完形期。大刀会吃符请神、“刀枪不入” ,在斗争中提出了“兴华灭洋”口号 ,为运动提供了雏形 ;直东交界地区义和拳坚持了“兴清灭洋”的宗旨 ,为运动提供了义和拳、义和团的名号 ;鲁西北金钟罩神拳开展斗争后兼有了三大特点 ,成为义和团的完成形态
Abstract:[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义和团史料(上册)[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32.
[2]徐绪典义和团运动时期报刊资料选编[C]济南:齐鲁书社,1990.20,7,1,5.
[3]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M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82.
[4]戚其章李秉衡集[C]济南:齐鲁书社,1993.252,145、282,282283,143144,145,283,145.
[5]筹笔偶存[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48、164,44,43.
[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义和团档案史料续编(下册)[C]北京:中华书局,1990.1950.
[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二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7.380.
[8]山东时报,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五日。
[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义和团档案史料续编(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90.10,5,1011,6,18,117,117,116118.
[10]清实录(《德宗》)[C]北京:中华书局,1987.卷364.
[11]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三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58.107.
[12]王如绘甲午战争与山东大刀会的兴起[J]东岳论丛,1984(4).
[13]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78,187,187.
[14]光绪年奏稿[O]国家图书馆藏索书号:史289.4/899.
[15]ErnstvonHesseWartegg.ShantungundDeutschChina[M ].Leipzig:VerlagvonJ .J .Weber,1898.247.
[16]教务教案档[C]第六辑(一)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81.137,444,151.
[17]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上册)[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598,59、64.
[18]张寄谦义和团在山东活动情况二、三事见:义和团运动史讨论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1982.457.
[19]山东义和团调查资料选编[C]济南:齐鲁书社,1980.334,329,124,8586,203,203,91
[20]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59.14,1416,15.
[21]赵尔巽清史稿[M ]北京:中华书局1977.12757.
[22]沈保义处于临战状态的赵家庄堂口[J]义和团研究会通讯,总4.1.
[23]吴宣易庚子义和团运动始末[M ]上海:正中书局,1947.4.
[24]JosephW .Esherick.TheOriginsoftheBoxeruprising[M ].Californi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7.163.
[25]牛占诚茌平县志[M ]卷11.1935.19.
[26]末光高义中国的秘密结社和慈善结社(支那の秘密结社と慈善结社)[M ]满洲评论社,1942.149.
[27]陈振江、程义和团文献辑注与研究[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144.
[28]陆景琪、程义和团源流史料[C]8788.
[29]录副档嘉庆二十年十一月二十日直隶总督那彦成折[B]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0]录副档嘉庆十九年十月十四日左都御史庆溥折[B]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1]路遥、程义和团运动史研究[M ]济南:齐鲁书社,1988.413416.
[32]山东义和团案卷(上册)[C]济南:齐鲁书社,1980.17.
[33]李拳祸记(上册)[M]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05.5.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K256.7
引用信息:
[1]王如绘,初晓京.论义和团运动起源的三个阶段[J].东岳论丛,2001(06):93-99.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