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449 | 5 |
![]() |
![]() |
![]() |
宋初承五代而来,儒风淡薄。寇准作为北宋政治史上第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文人宰相,在宋初学术文化史上具有“风向标”的意义,对儒学的复兴和诗文革新运动均产生了明显的导向作用。赵普—寇准—范仲淹的发展递变序列,显现了北宋士风及其人文走向的发展脉络。
Abstract:[1]孙.寇忠愍公准旌忠之碑[A].曾枣庄、刘琳.全宋文[C].成都:巴蜀书社,1990.
[2]寇准,忠愍公诗集[M].四部丛刊三编本.
[3]司马光.涑水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辛.再开莱公诗集后序[A].忠愍公诗集[M].四部丛刊三编本.
[5]范雍.忠愍公诗序[A].忠愍公诗集[M].四部丛刊三编本.
[6]永等.四库全书总目[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7]张元济.寇忠愍公诗集跋[A].忠愍公诗集[M].四部丛刊三编本.
[8]陈师道.后山谈丛[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9]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0]刘延世.孙公谈圃[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11]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2]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4,22.
[13]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4]张端义.贵耳集[M].学津讨原本.
[15]苏辙.栾城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16]王辟之.渑水燕谈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7]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8]吴之振.宋诗钞[Z].国学基本丛书本.
[19]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前集)[M].四部丛刊初编本.
[20]宋史全文[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K244
引用信息:
[1]陈晓莹.寇准与宋初学术文化[J].东岳论丛,2005(06):182-184.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