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1997 02
阳明学与许筠的文学思想

Summary

Note: Please note that the following content is generated by AI. CNKI does not take any responsibility related to this content.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邮箱(Email):
DOI:
23 291 9
阅读 下载 被引

工具集

引用本文 下载本文
PDF
引用导出 分享

    扫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将此内容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摘要:

阳明学与许筠的文学思想[韩]李钟虎在韩国历史上,朱子性理学被奉为朝鲜王朝的国教,在政治上、学术上始终占据绝对统治地位,自十四世纪朝鲜王朝建立到十九世纪日本帝国主义侵入、朝鲜王国国权丧失前一直没有动摇过。在这样的状况下,大约在十六世纪初传入朝鲜的阳明学...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参考文献

①《智水拈笔》卷4载:“许草堂晔,宣祖时以耆宿为东人领袖,而其诸子荷谷葑、岳麓箴与筠,皆以文辞名世。女兰雪轩,世所称许景樊,而至登于清人尤西堂外国竹枝词也。”②李延龟:《日沙别集》卷2,《人戊午见闻录》:“奇俊格上疏告许筠大逆不道事三件,……许筠亦上疏自辩,上两不问。”③李植:《泽堂别集·杂著》。④《闲情录·序》记曰:“惺惺翁(许筠)少蹉跎,乏父师训,长为无町畦之行,小技不足裨世,而束发登朝,以忤于时贵,遂自逃于老、佛者流,以外形骸、齐得丧为可,尚浮沉俯仰,以通狂惑。”⑤《顺庵严书·大学问答》。⑥、⑨、①0、①5、①7、①9许筠:《惺所覆瓿藁》,卷26,《门大嚼》;卷24,《闻作》;卷13,《读诸子各类题其后·老子条》;卷15,《对洁者》;卷12,《豪民论》;卷4,《送李懒翁还恒山序》。⑦许筠信奉佛教起因于佛经的文学性,结果成为虔诚的佛教信徒。他自称为“在家僧”,重视“顿悟”,在禅修的基础上信奉大乘佛,不愿与那些矢志孤寂修行不问世事的僧侣交往。⑧《宣祖实录》40年5月条。①1柳梦寅:《於于野谈》卷1,《西教》:“许筠到中国,得其地图及偈十二章而来。”另,李氵翼的《星湖亻塞说》和朴趾源的《燕严集》中也有类似的记载。①2李圭景:《五洲衍长笺散稿》云:“泽堂集,许筠等天主教之书,学习曰,男女情欲,天也;伦纪之分,圣人也。天且高圣人一等,我从天,不敢从圣人云,其渐已著?”可见许筠信奉天主教。①3《荷潭破寂录》:“癸丑春,朴应犀、徐羊甲、沈友英、李耕俊、朴致仁,致义结为生死之友,同居于昭阳江上,号其堂曰‘无伦’,诗酒自娱,或称江边七友、竹林七贤,结党为盗。”①4《葵史》:“结为友,挟文艺,习兵书,交溺者,许筠、李再英、李士浩之流也。”①6《惺所覆瓿藁》卷11,《遗才论》:“天之生才,原为一用。而其生之也,不以贵望而丰其赋,不以侧陋而啬其禀。……天之生也,而人弃之,是逆天也。”此与李贽在《焚书》卷1之《答耿中丞》中所云“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的主张相通,并以此证明人的平等。①8《闲情录·凡例》。②0《鹤山樵谈》。②1《三渊集》卷22,《与李德寿》。②2、②5《明儒学案》,卷32,《泰州学案序》;卷32,《近溪语录》。②3参见王世贞:《合州史料后集》卷35,《嘉陵江湖大侠》。左派阳明学者思想的美学意义参见周来祥主编:《中国美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②4《何心隐集·寡欲)。②6李家源:《许筠的思想及其文学》,载《东方学志》第25辑。②7、②8、③0、③1《焚书》,卷3,《童心说》;卷1,《答邓明府》;卷3,《读律肤说》;卷2,《失言三首》。②9李贽且说:“趋利避害,人人同心,是谓天成。”(《焚书》卷1,《答邓明府》)“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焚书》卷32,《德业儒臣后论》)童心发展成私心,更异端化了。对此方面的研究,可参见李国荣的《王学通论》。③2参见《中国文学理论史》卷3,第5编第3章《明后期的文学解放思潮》(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任访秋:《中国新文学渊源》(河南人民出版社)。③3许筠在朝鲜中期是有代表性的文艺批评家,有关成就可参见其《国朝诗删》、《惺叟诗话》、《鹤山樵诗》等,此外,他对《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明代小说也多有评点。③4关于许筠的“主情论”,他说:“雅、颂则涉于理路,去性情为稍远矣。”(卷5,《题唐绝选删册序》)“诗有趣,非关理也。诗有别材,非关书也。”(卷4,《石洲小稿序》)他拥护严羽的“别题”、“别材”说。由此看来,许筠的“主情论”除受李贽的“童主说”影响外,严羽的《沧浪诗话》对他影响也很大。此外,汤显祖“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汤显祖文集》卷31,《耳伯麻姑游序》)等有关论述对许筠似乎也不无启迪。③5关于这一点《惺所覆瓿藁》卷112,《诗辩》云:“三百篇自为三百篇,汉自为汉,魏晋六朝自为魏晋六朝,唐自为唐,苏与陈亦自为苏与陈,岂相仿而出一律耶。盖各自成一家,而后方可谓至矣。……其于人脚下为生活者,非豪杰也。”同上,卷21,《与荪谷》云:“道体虽不逼唐,自有我造化,吾则惧其似唐似宋,而欲人曰,许子之诗也。”③6《惺所覆瓿藁》卷12,《文说》。许筠所说“载道”之道既指儒家经典,也包括黄老和诸子百家之说。③7江华学派(阳明派)的一个人,郑东愈在《书永编(下)》中说:“许筠《惺叟诗话》言东人用白猿翡翠鹧鸪等事为非,此言是也。作文最忌伪妄,而东人甚多冒犯,诚宜戒也。”做事实上没有的虚事来反对许筠的被看作为卓见思想。③8关于许筠这一方面的思想,《显宗改修实录》卷26,14年云:“曾在废朝(光海朝)时,许筠赴燕,私见小说,乃自辩说,其时议者,皆非之。”《智水拈笔》也载:“其兄弟姊妹,皆才胜无行,尽人妖也。其中筠诗文尤妙绝,如清人金麟瑞之类,世传洪吉童亦筠作也。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B248.2

引用信息:

[1]李钟虎.阳明学与许筠的文学思想[J].东岳论丛,1997(02).

基金信息:

文档文件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