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 338 | 7 |
![]() |
![]() |
![]() |
《水浒传》"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故事框架本于《夷坚志·舒民杀四虎》,但细节脱化自《金楼子》"孔子游舍于山"故事和《老子》"上士闻道"云云的名言。这表明古代通俗小说虽源于说话,流传至今的文本却是"雅"人做的,而"通俗"之本义之一即化"雅"为"俗"。因此,通俗小说不是俗文学,而是以"俗"传"雅"、"俗"中有"雅"、貌"俗"而神"雅"之文学,适用一种带有"治经"特点的"雅"观"通俗"的小说读法。这种读法有利于揭蔽古代"雅"、"俗"文化之间历史地存在着的内部联系,发现其中与矛盾对立并存的和谐统一的一面,更加深入解读文本。
Abstract:①李永祜点校,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70页。本文如无特别说明,凡引此书均据此本,仅随文说明或括注回次。
②《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2页。
③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54页。
④梁元帝:《金楼子》,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1页。
⑤《水浒传》的成书与作者向存争议,笔者相信罗贯中为《水浒传》的作者或主要作者,故本文以下涉及《水浒传》作者只提罗贯中一人。
⑥臧晋叔编:《元曲选》(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重排版,第688页。
⑦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⑨克莱夫·贝尔:《艺术》,周金环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4页。
⑩杜预:《春秋左传序》,《春秋左传正义》卷首,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1707页。
《春秋左传正义》卷首,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1707页。
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86页。
萨孟武:《水浒与中国社会》,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12页。
参见拙著《齐鲁文化与明清小说》,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81页。
参见拙著《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252页,第415页。
梁启超语,转引自谢桃坊:《回顾梁启超与胡适在东南大学的国学讲演》,《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1期。
基本信息:
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2.03.003
中图分类号:I207.412
引用信息:
[1]杜贵晨.试论中国古代小说“雅”观“通俗”的读法——以《水浒传》“黑旋风沂岭杀四虎”细节为据[J].东岳论丛,2012,33(03):79-84.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2.03.003.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