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 805 | 9 |
![]() |
![]() |
![]() |
金庸武侠小说的崇高地位与他的反复修改、精益求精有很大的关系。金庸是武侠小说历史上第一位在文学观念上"觉醒"的人,他突破了关于武侠小说的传统观念,第一次把武侠小说和纯文学相提并论,并身体力行提高武侠小说的文化品位和思想内涵,开创了武侠小说的新局面。"修改"对于成就金庸武侠小说的经典性意义重大,它提高了金庸武侠小说的级别和档次。金庸武侠小说的经典化,对武侠小说文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文学观念、文学史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Abstract:①台湾学者林保淳的概念,指最初发表在报刊上的金庸武侠小说。见林保淳《金庸版本学》,葛涛编《金庸评说五十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360页。1994年北京三联出版社出版的《金庸作品集》,学术界一般称之为“三联版”,2008年广州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金庸作品集》,学术界一般称之为“新修版”,本文沿用这些概念。
①林以亮等:《金庸访问记》,江堤、杨晖编选《金庸:中国历史大势》,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115、116、118页。
②见吕进、韩云波:《金庸“反武侠”与武侠小说的文类命运》,《文艺研究》2002年第2期;韩云波、何开丽:《再论金庸“反武侠”:终结还是开端》,《江汉论坛》2006年第12期。
③汤哲声:《删改还需费思量:金庸小说是否需要再次修改》,《西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①③倪匡:《我看金庸小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第10页。
②林保淳:《金庸版本学》,葛涛编《金庸评说五十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378页。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I207.425
引用信息:
[1]高玉.论“修改”对金庸武侠小说经典化的意义[J].东岳论丛,2009,30(11):71-74.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