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 241 | 6 |
![]() |
![]() |
![]() |
"哀公问孔"的材料是以哀公问、孔子答的宾主问答体形式记录的对话材料,涉及先秦、两汉时期重要的文献典籍,从其材料的来源看,这些材料有其合理性和真实性,包含了孔子对王道政治、君子修养、性情天命以及军事刑罚等问题的看法,反映了孔子晚年的思想体系和生命境界,在孔子遗说材料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这些孔子遗说也十分复杂,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具体材料具体分析。
Abstract:①《荀子·哀公》载:“鲁哀公问舜冠于孔子,孔子不对。三问,不对。哀公曰:‘寡人问舜冠于子,何以不言也?’孔子对曰:‘古之王者,有务而拘领者矣,其政好生而恶杀焉。是以凤在列树,麟在郊野,乌鹊之巢可俯而窥也。君不此问而问舜冠,所以不对也。’”
②按各典籍中“哀公问孔”材料涉及的文献数量递减的顺序排序。
③李零:《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①参见朱赞赞《<孔子三朝记>考述》,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另外,《左传》、《荀子》等对其也多有征引。
②最早明确提出这一说法的是宋代的王应麟,清代的王聘珍、孔广森、阮元、朱骏声、孙诒让等人也赞成此说,章太炎、杨宽、高明、黄怀信、方向东等人持相同意见。但也存在一些不同认识,如颜师古、章学诚认为《大戴礼记》中仅存其一篇,而清人王昶则认为《大戴礼记》中有五篇。
③章太炎:《国学演讲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9页。
④见司马贞:《史记索隐》之《五帝本纪》。先秦文献《孔子三朝记》在《七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等也有著录。其中刘向之子刘歆的《七略》亦云:“孔子三见哀公,作《三朝记》七篇,今在《大戴礼》。”
⑤余嘉锡在《古书通例》卷四中有详细论述,见《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87页。
⑥详细论述可参见过常宝的《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之第五章“君子文化与士人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6-243页。
⑦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16页。
⑧许兆昌:《试论春秋时期史官制度的变迁》,《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⑨又如在哀公六年,《左传》还记载说:“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三日。楚子使问诸周大史。”
①过常宝:《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3页。
②可参见过常宝《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之第三章“春秋史官的话语权力”,第83-125页;另,林晓平《春秋战国时期史官职责与史学传统》一文中对春秋战国史官职名及活动的统计,《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③丁波:《试析春秋战国之际史官群体的演变分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6期。
④见于《孔子家语·贤君》,此事在《说苑·尊贤》以及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木牍也有记载,但木牍仅存"鲁哀公问孔子当今之时"的标题。
⑤陈剑,黄海烈在《论<礼记>与<孔子家语>的关系》中特以图表加以说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4期。
⑥陈桐生:《商周史官文化向战国士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说理散文的影响》,《文史哲》,2008年第3期。
①参见陈桐生:《商周史官文化向战国士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说理散文的影响》,《文史哲》,2008年第3期,另外两类是“一是孔子对众弟子口述礼仪、阐述礼义以及进行道德教诲,这一类为众弟子所共同记载;二是个别弟子就某一学术问题向孔子请教,这一类多由请教的弟子记载,如上博简《子羔》、《子弓》的记录者应为子羔、仲弓”。
②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03页。
③参见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之"弟子任官表",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245-246页。
④余嘉锡在《古书通例》卷二中有详细论述,见《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52-253、258 页。
⑤郭沫若:《十批判书·庄子批判》,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05页。
①陈少明:《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9页。
①杨朝明:《〈孔子家语〉的成书与可靠性研究》,台湾故宫博物院《故宫学术季刊》第二十六卷第一期,2008年秋季(民国九十七年秋季)。
②王均林,周海生译注:《孔丛子》,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16页。
③可参见杨朝明主编的《孔子事迹编年》之第五编“鲁哀公问”和第六编“季康子问”两部分内容,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版,第272-338页。
④关于此事的记载见于《礼记·哀公问》、《孔子家语·大婚解》和《大戴礼记·哀公问于孔子》。
⑤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27-28页。
基本信息:
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4.04.012
中图分类号:B222.2
引用信息:
[1]秦飞.孔子晚年遗说研究——以“哀公问孔”材料为研究中心[J].东岳论丛,2014,35(04):18-24.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4.04.012.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