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 352 | 3 |
阅读 |
下载 |
被引 |
当代作家史铁生难以复制的精神历程凸显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其文学创作与人生同构,从共名时代的诗意陨落到个体幻想命运符码的解读,从写作之夜沉浸冥想的爱愿到世界人生精神灵魂的猜想,勾画出了升腾、坠落、再度升腾、升华的精神轨迹,完成了从认知个体自我到观照整体人类的质变,成为文学场域中睿智而深邃的思想者。
Abstract:[1]邓晓芒:《灵魂之旅——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生存意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67页。
[2]张志忠:《如何追求文学的精神高度——毕淑敏小说创作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3]史铁生:《原罪·宿命》,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4]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5][德]阿德勒:《阿德勒人格哲学》,罗玉林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6]史铁生:《心的角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7]史铁生:《我的丁一之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页。
[8]史铁生:《扶轮问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1页。
[9]史铁生:《务虚笔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10]张建波:《残缺而完美的世界——史铁生作品中人物生存图景》,《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基本信息:
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2.09.007
中图分类号:I207.42
引用信息:
[1]张建波.理想·幻想·冥想·思想——史铁生创作的精神轨迹探析[J].东岳论丛,2012,33(09):53-58.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2.09.007.
基金信息:
阅读
下载
被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