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1983 02 97-101
大汶口文化——东夷族的早期史略

Summary

Note: Please note that the following content is generated by AI. CNKI does not take any responsibility related to this content.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邮箱(Email):
DOI:
11 478 6
阅读 下载 被引

工具集

引用本文 下载本文
PDF
引用导出 分享

    扫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将此内容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摘要:

<正> 大汶口文化是以泰安大汶口遗址命名的。1959年大汶口发掘墓葬一百三十三座,掘出大量随葬品,一墓最多达一百数十件,而且质量也佳,引起考古与历史工作者的重视。1974年发掘报告正式发表后,根据这些资料,近几年发表了一些文章,重点讨论它的社会性质问题。本文笔者想就其社会历史发展概况以及其属于我国古代哪一个民族的问题进行些探讨。错误之处,请同志们指正。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参考文献

① 《前汉书补注》二十八卷上一。

② 吴汝祚:《夏文化初论》,《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2期.

③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39页。

④ 、(26) 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四户镇大墩子遗址探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第2期.

⑤ 、⑩ 、(28) 《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9年第1期.

⑥ 《山东曲阜考古调查试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12期.

⑦ 《山东滕县古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0年第31期。

⑧ 《大汶口》,文物出版社.1974年第95、 102页.

⑨ 、⒁、(21) (25) 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65年第2期.

⑾ 《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距今七千年的原始社会遗址》,《光明日报》1978年5月19日。

⑿ 同⑧ ,102页,图八七,2、 3。

⒀ 同⑧ ,95页,图七八.

⒂ 同⑧ ,102页,图八七,1。

⒃ 同⑧ ,99页、100页图八四,4:101页图八五。

⒄ 同⑧ ,117页、118页图九四。

⒅ 于省吾:《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文物》1973年第2期.

⒆ 唐兰:《关于江西吴城文化遗址与文字的初步探索》,《文物》1975年7期。

⒇ 邵望平:《远古文明的火花--陶尊上的文字》,《文物》1978年9期.

(22) 同⑧ ,92页,图七六,图版八八。

(23) 《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7年4期.

(24) 林惠祥:《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19页.

(27) 山东博物馆:《谈谈大汶口文化》,《文物》1978年4期.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

引用信息:

[1]吴汝祚.大汶口文化——东夷族的早期史略[J].东岳论丛,1983(02):97-101.

基金信息:

文档文件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