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 1,666 | 13 |
![]() |
![]() |
![]() |
本文以儒家礼文化为视域,通过剖析古代服饰制度、服饰形制、色彩及纹样所体现出的尊卑有序、天人合一、礼法自然、忠孝精神,展现儒家"为礼而服"对中国古代服饰形成与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探讨中国古代服饰中所蕴含的儒家政治思维、宗教思想及伦理道德观为主流的礼文化的价值呈现。
Abstract:①段秋关:《中国古代法律及法律观略析——兼与梁治平同志商榷》,《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
(1)王楙:《野客丛书》卷八《禁用黄》,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7年版,第86页。
(2)张廷玉:《明史·舆服志·皇帝冕服》,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1618页。
(3)刘瑞璞:《清古典袍服结构与纹章规制研究》,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年版,第105页。
(4)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542页。
(5)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六《富国篇第十》,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78页。
(6)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十三《礼论篇第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66页。
(7)贾谊:《新书校注》卷一《服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3页。
(8)丁凌华:《五服制度与传统法律》,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4页。
(9)王熹:《明代服饰研究》,北京:中国书店,2013年版,第101页。
基本信息:
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8.11.008
中图分类号:B222;TS941.12
引用信息:
[1]李俞霏,梁惠娥.论中国古代服饰中儒家礼文化的价值呈现[J].东岳论丛,2018,39(11):56-61.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8.11.008.
基金信息: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6CWYJ0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7CCYJ35); 齐鲁工业大学人文社科优秀青年学者支持计划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