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 1,866 | 31 |
![]() |
![]() |
![]() |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我国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厘清农业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和问题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既是一个遵循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追求国际竞争绝对优势的过程,也是一个在我国既定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约束下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追求比较优势的过程。从战略目标来看,需要我们围绕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产业链水平和供应链韧性四个维度进行综合布局。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超小、成本持续走高、资源约束趋紧、食物安全保障有待巩固的系列问题挑战,未来要在强科技、重装备、育主体、夯基础、促融合和保安全方面创新政策体系。
Abstract: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called for moving faster to build up China's strength in agriculture,which is a strategic plan made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to fully build China into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A strong country must strengthen agriculture first.Summarizing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from two dimensions of theory and practice,it is significant to clarify the strategic goals and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f developing a strong agriculture in China.Building up China's strength in agriculture is not only a process of following the general law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pursuing absolute advantag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but also a process of improving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pursu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 under the constraints of China's established resource endowment and development orient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ategic goals,we need to carry out a comprehensive layout centering on labor productivity,land productivity,industrial chain level and supply chain resilience.However,there is still a big gap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In view of the series of challenges of ultra-small scal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rising cost,approaching resource constraints and food security to be consolidated,we will innovate policy system in develo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cultivating operation subjects,developing farmland construction,promoting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and ensuring food security in the future.
①习近平:《论“三农”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3页。
②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3页。
③习近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求是》,2023年第6期。
(1)魏后凯,崔凯:《建设农业强国的中国道路:基本逻辑、进程研判与战略支撑》,《中国农村经济》,2022年第1期。
(2)姜长云:《全球农业强国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普遍规律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11期。
(3)孔祥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四个着力点》,《经济纵横》,2022年第12期。
(4)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5)唐仁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人民日报》,2022年12月15日。叶贞琴:《现代农业强国有五大重要标志》,《农村工作通讯》,2016年第23期。
(6)叶贞琴:《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农业强国》,《农村工作通讯》,2017年第14期。
(7)黄群慧:《中国的工业大国国情与工业强国战略》,《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3期。
(8)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官网,https://www.fao.org/faostat/zh/#data/FBS。计算方法:谷物生产量/(谷物生产量-谷物出口量+谷物进口量)。
(9)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中度或严重粮食不安全发生率是对生活在中度或严重粮食不安全家庭中的人口百分比的估计,日韩及荷兰这一指标均处于很低水平。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官网,https://www.fao.org/3/cb1329en/online/cb1329en.html。
(10)钟甫宁,朱晶:《结构调整在我国农业增长中的作用》,《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7期。
(11)Chen S.,Lan X.,“Tractor vs.Animal:Rural Reforms and Technology Adoption in China”,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20,147,p.102536.
(12)Hayami Y.,“Sourc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ap Among Selected Countrie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69,51(3),pp.564-575.Ruttan V.W.,“Induced Innovation,Evolutionary Theory and Path Dependence:Sources of Technical Change”,The Economic Journal,1997,107(444),pp.1520-1529.
(13)林毅夫,付才辉:《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经济研究》,2022年第5期。刘培林,刘孟德:《发展的机制:以比较优势战略释放后发优势——与樊纲教授商榷》,《管理世界》,2020年第5期。
(14)孔祥智,张琛,张效榕:《要素禀赋变化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路径的解释》,《管理世界》,2018年第10期。
(15)习近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求是》,2023年第6期。
(16)数据来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国家统计局官网,http://www.stats.gov.cn/sj/tjgb/nypcgb/qgnypcgb/202302/t20230206_1902102.html。
(17)④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官网,https://data.worldbank.org/,以2015年不变价美元计算。
(18)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官方网站,https://www.nass.usda.gov/Publications/AgCensus/2017/Full_Report/Volume_1,_Chapter_1_US/。
(19)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官网,https://www.fao.org/faostat/zh/#data/FBS。
(20)习近平:《论“三农”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8页。
(21)Lagakos D.,Waugh M.E.,“Selection,Agriculture,and Cross-Country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3,103(2),pp.948-980.Restuccia D.,Yang D.T.,Zhu X.,“Agriculture and Aggregate Productivity:A Quantitative Cross-Country Analysi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8,55(2),pp.234-250.
(22)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官网,https://data.worldbank.org/,以2015年不变价美元计算。
(23)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20/indexch.htm。
(24)孔祥智:《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和劳动生产率估算》,《改革》,2019年第5期。
(25)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4期。
(26)Walters D.,Lancaster G.,“Implementing Value Strategy Through the Value Chain”.Management Decision,2000,38(3),pp.160-178.
(27)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2》,http://www.stats.gov.cn/sj/ndsj/2022/indexch.htm。
(28)周应恒,耿献辉等:《涉农产业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3页。
(2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就2020年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数据答记者问》,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22年1月14日,http://www.gov.cn/shuju/2022-01/14/content_5668191.htm。
(30)数据来源:《2022年1—12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农业农村部官网,https://www.moa.gov.cn/ztzl/nybrl/rlxx/202301/t20230128_6419275.htm。
(31)数据来源:2022年和2004年农产品贸易逆差数据均来自农业农村部官网,分别为https://www.moa.gov.cn/ztzl/nybrl/rlxx/202301/t20230128_6419275.htm和http://www.moa.gov.cn/gk/jcyj/my/201006/t20100612_1550371.htm。
(32)注:国内谷物和大豆的产量、播种面积数据,以及净进口谷物和大豆的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按照国内的生产能力,谷物和大豆的生产能力大约0.63吨/每公顷耕地、1.98吨/每公顷耕地,结合我国2022年净进口谷物5076万吨,大豆9108万吨,可得我国通过国际贸易供应链利用了国外2.12亿公顷的耕地资源。
(33)习近平:《论“三农”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330-331页。
(34)周应恒,胡凌啸,严斌剑:《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规模演化的国际经验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第9期。
(35)倪洪兴:《开放视角下的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2期。
(36)数据来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国家统计局,2017年12月14日,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ypcgb/qgnypcgb/201712/t20171214_1562740.html。
(37)数据来源:《新闻办就〈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国政府网,2019年3月1日,http://www.gov.cn/xinwen/2019-03/01/content_5369578.htm#2。
(38)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中国农村政策与改革统计年报(2021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年版,第4页。
(39)张琛,彭超,孔祥智:《农户分化的演化逻辑、历史演变与未来展望》,《改革》,2019年第2期。
(40)由于统计指标的变动,2003年农民收入为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起调整为人均可支配收入。
(41)数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4—201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89页。其中小麦和玉米的国际价格为美国海湾离岸价,水稻国际价格为曼谷价格,国内价格则为全国平均批发价格。
(42)数据来源:http://www.gov.cn/xinwen/2021-08/26/content_5633497.htm。
(43)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1》,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21/indexch.htm。
(44)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官网,https://data.worldbank.org/。
(45)数据来源:《2021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发布》,中国政府网,2022年6月16日,http://www.gov.cn/xinwen/2022-06/16/content_5695973.htm。
(46)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就粮食市场运行和生产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0年8月26日,http://www.moa.gov.cn/hd/zbft_news/dqlsscyxsc/。
(47)程国强:《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战略考量与政策逻辑》,《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第45期)》,2022年4月。
(48)数据来源:由笔者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官网数据(https://www.fao.org/faostat/zh/#home)计算而成,计算方法为:自给率=生产量/(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
(49)数据来源:《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0%——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21年1月7日,http://www.gov.cn/xinwen/2021-01/07/content_5577626.htm。
(50)胡凌啸:《中国农业规模经营的现实图谱:“土地+服务”的二元规模化》,《农业经济问题》,2018年第11期。钟真,胡珺祎,曹世祥:《土地流转与社会化服务:“路线竞争”还是“相得益彰”?——基于山东临沂12个村的案例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20年第10期。
(5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37页。
(52)习近平:《论“三农”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248-249页。
基本信息:
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23.12.001
中图分类号:F323;D422.6
引用信息:
[1]孔祥智,谢东东.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建设:目标、挑战与对策[J].东岳论丛,2023,44(12):5-15+191.DOI: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23.12.001.
基金信息: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软科学课题“党的‘三农’理论创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原创性贡献研究”(项目编号:rkx202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