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 391 | 12 |
![]() |
![]() |
![]() |
<正> 为了实现“内圣外王”的现代联结,第二代现代新儒家的重镇牟宗三先生提出了“良知自我坎陷”(自我否定)说,且持之甚坚。认为此说是“不悖于往贤”而“有进于往贤”的,是反省到传统儒学“外王之直接形态”之不足而力图达成“外王之间接形态”,是就“如何顺吾之文化生命而转出科学与民主”作出的透彻说明。不少现代新儒家学者,特别是牟宗三的诸弟子,则簇拥备至,认为此说确实达成了传统“内圣”与现代“外王”的理论联结,解决了儒学第三期发展的时代课题。然而,透过牟宗三对“良知自我坎陷”说玄妙而繁复的论说,不难看出:它却是力图通过比传统儒学更为内在化的进路来达成“外王之间接形态”的。这就决定了它不仅不可能达成内圣外王的现代联结,而且只能是加剧传统内圣与现代外王的脱节与对立。
① ② ⒂(21) (22) 牟宗三:《历史哲学·自序》,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③ ④ ⑧ ⑩ ⑾⑿⒇(24) 牟宗三:《历史哲学》第166页、170-171页、191页、192页、192页、192页、2页、222页。
⑤ ⑥ ⑦ ⒀(23) 牟宗三;《政治与治道》,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261页、53页、51-52页、58页、57页。
⑨ 牟宗三:《道法的理想主义》,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版,第3页。
⒁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163页。
⒃ 黑格尔:《历史哲学》,商务1963年版,第94页。
⒄⒅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1962年版,第11页、21页。
⒆ 牟宗三:《生命的学问》,台湾三民书局1984年版,第217页。
(2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43页。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
引用信息:
[1]李翔海.牟宗三“良知自我坎陷”说评析[J].东岳论丛,1993(03):66-69.
基金信息: